教宗本篤十六世禮儀訓導彙編 讀後感
31/12/2022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與世長辭。這位賢德並兼的老爺爺,是位 “Santo Subito”,亦是二十世紀天主賜給我們的一位偉大聖師 - 至少我自己是這樣認為。我無意於此寫下他一生對羅馬天主教教會和這個世界的貢獻,只是有意指出,我認為他在自己一生有限的時間中,他所作的祈禱及工作,無論是過去、現在、將來,都令人得益,更何況,他在天上的祈禱,應該會更有效。
為了紀念這位教宗的貢獻,我讀了幾個月前買的《教宗本篤十六世禮儀訓導彙編》,得益匪淺,故欲於此寫下讀後感,一來記下自己閱讀看法,二來方便自己以後可於此記下有一些這位教宗的教導。
這本並非我第一本閱讀由本篤十六世(拉辛格樞機)所寫的書(這本書比起教宗所寫的書本及書信,更多的是教宗的講道及會話節錄),第一本是《禮儀的真諦》,當時看得痛苦非常,誰有得益,不過因為內容艱深,用了很長時間才能讀完。因為看得有點痛苦,所以便讀本篤十六世寫的書有點「敬而遠之」。不過之後我看了《天主與世界》和《世界的光》,內容較易消化,重燃我對教宗寫的書的興趣,亦有助我理解他神學上所持的觀點,好讓我在閱讀這書時更易理解他所說的話。
要簡單描述我閱讀此書的感想,便是我能深深感受到教宗對聖教會歷史傳承及以及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教導特別忠誠,令我不得不認同教宗不愧是「天主的羅威納犬」(God's Rottweiler)。不過有別於所謂「守舊」,反而是忠於教會從耶穌基督及其宗徒傳承下來的教理。書中有兩點可恰如其分地反映出教宗本人在教會需要改革上所持有的觀點及原因。
「真正改革的本質,正正是由不同層次中的連貫性與不連貫性一起構成的。...... 我們在這些決定中,要意識到只有當中的原則具有永久價值,它們停留在背後,成為作出決定的原動力。實在的形式並非同樣持久不變的,它們取決於歷史實況,因而也可以有所變更。」(2005年12月22日教宗本篤十六世向羅馬教廷成員的講話)
「禮儀是教會活生生的傳統卓越的見證,忠於它原來的任務,在人類日常生活中的『今日』『救贖的工程』臨現,正確和恆常地活出「優良傳統」和「合法進展」兩者之間的關係,正如大公會議禮儀憲章23清楚地解釋。......傳統和發展二者有時笨拙地被對立起來。但其實這兩個概念是相輔相成的:傳統是一個生活的事實,因此本身也包含發展、進步的原則。這就彷彿如同傳統的河流,帶著那來自源頭的泉水,朝著溢口流去。」(2011年5月6日本篤十六世在革利免廳於宗座聖安瑟大學創校五十週年之際所推行的會議中向參與者的講話)
在高中開始我總覺得,這個世界有點「壞掉」了。雖然科技發展發達,普及教育令人知識增多,但我卻覺得,至少在道德倫理方面,人類卻是在退步。應用本篤十六世的說話,現時社會的發展卻在背離人類傳統社會的價值觀。或者是20世紀科技發展得太快吧。在聖母軍手冊中有提及聖紐曼樞機的一句話:如果物資進步,但在道德上卻沒有相對的表現,幾乎是不堪設想的事。
雖然書本中的內容都是關於天主教禮儀,但其貫中道理卻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見禮儀與生活其實密不可分。
這本書,當然,不只是提及傳統與發展的關係,也有提到祈禱、聖事、歷史等等禮儀有關的內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聖事與聖儀》這章節,例如在聖洗聖事中,水在聖經中的意義、「願意」和「棄絕」的對比。
這讀後感我可能寫得不好,不過我可是滿腔熱情地寫的呢!
最後附上由陳日君樞機《教宗本篤十六世禮儀訓導彙編》介紹影片。
留言
發佈留言